缩短流程,减少搬运的距离和时间,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强调的生产模式及提升的要害。目前,我们集团悬挂站位的数量达三千多站,就节省了生产中很大一部分的搬运、捆扎、刷数的时间。然而,悬挂不可是解决生产历程中的搬运问题,另有利用其数据来治理生产提升效率,用得好欠好,要害在人怎么治理应用。今天我们就讲一讲悬挂顺流水的看法。
各厂悬挂的运作能力狼籍纷歧,有的工厂悬挂运作良好,在线平衡、线上流水和人员编排、人员专注度,以及差别订单同步上线时的安排等方面均抵达了悬挂线的设计目标,仍有一部分工厂仅仅是为了悬挂而悬挂,还需进一步利用好悬挂生产线,产能才华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我们要做好上悬挂的产前准备事情,需要考虑以下四点:
一、工序的拆分
工序的拆分是上悬挂线的第一步,拆分工序要注意工序的流程顺序,先做什么工序,后做什么工序,要尽量把工序拆分细。例如一款较为简单的女装圆领弯夹长袖开胸衫,正常的工序流程是纳膊→埋咀→缝领→上袖→埋夹。有的缝盘车间就只拆分成两道工序,即缝领(纳膊/埋咀/缝领)→缝身(上袖/埋夹),这样笼统的拆分工序倒运于悬挂人员及流水节拍的编排,员工技术及熟练度没步伐发挥出其最大潜能。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科学拆分工序流程,以抵达最优生产安排及品质管控顺序,例如缝领工序考虑的是尽量在领围摊开的状态下生产和没上袖埋夹前先做,虽然特殊款式凭据实际情况拆分。
二、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合理安排生产必备的因素,它是以正常的速度、正确的要领、制定出合理的标准工时。各个工序拆分的工时及一件衣服的总工加工时间要明确,才华做好悬挂站位人员编排及流水线平衡。
三、站位及人员编排
凭据生产工序流程及标准工时编排好工序、站位、人员,做好顺流水;分工序安排紧凑,一个工序接一个工序定人员产量目标及控制调理生产线平衡;站位人员编排合理,并且发挥各工序员工最大潜能,才华充分发挥出悬挂线的性能。把站位、人员放在一起说,是因为现有悬挂线的做法是人员和机台坚持不动,悬挂工序站位安排随着人员的位置在流动,没有考虑工序人员站位顺流水走,工序在悬挂上的站位是跳动的,这时的悬挂仅仅是起到了搬运作用,由原来的人工地面搬运酿成高级的空中搬运罢了,基础没有发挥出悬挂该有的缩短流程、减少搬运的功效。
针对以上情形,我们要改变现有的人车结构,不要大货随人员、随机台安排站位,要按工序顺序流程及工序时长来确定人员与站位,人员与机台是随时可以调解移动的,不要任由人员占一地就长住不动,工序随着人员走,就是在不绝地制造搬运浪费。凭据款式安排流水生产作业,减少不须要的搬运,大货的搬运次数不会随着它的增多而爆发增值,反而因为搬运的次数越多增加产品的在制时间爆发更多的用度。
组长要凭据各工序时长安排好站位人员人数,就要充分了解员工技术及熟练度,尽量安排人员做自己熟悉的工序,这样员工产能有包管的同时,品质也稳定。把做同工序的人员安排一起,行动快的员工发动慢的员工,发挥出悬挂你追我赶的生产气氛,员工效率提升,员工收入也随着提高,形成良性循环,越做越好。同时现场流程也更一目了然,治理也更轻松。
如果悬挂站位没有排满,我们可以凭据人员情况做好站位预留,这样有利于大货生产中实时解决瓶颈与做好线平衡,只有生产节拍一致,才华进一步抵达生产快速反应出货的效果。
例如:女装圆领弯夹长袖开胸衫,工序流程及标准工时是纳膊(1.29分/件)→埋咀(0.92分/件)→缝领(4.05分/件)→上袖(3.51分/件)→埋夹(5.07分/件),小组生产人数20人,按理论时间安排各工序人员为纳膊(1.7人)→埋咀(1.2人)→缝领(5.5人)→上袖(4.7人)→埋夹(6.8人),理论安排上的人数泛起小数点,但我们人员不可能半个的,这就需要组长再凭据线上人员技术熟练度情况微调人员,可实际安排如下:纳膊(2人)→埋咀(1人)→缝领(5人)→上袖(5人)→埋夹(7人)。如《悬挂流水示意图》,就是正常的悬挂顺流水看法。
目前有的工厂没有凭据悬挂顺流水的看法安排生产,泛起的情况如下:人员占一地就长住不动,工序随着人员走,悬挂上的衣架在轨道上重复循环搬运,不绝地制造搬运浪费。如《悬挂流水示意图》所示,在线衣架从挂片→纳膊→埋咀→缝领→上袖→埋夹到查缝正常工序出站,32站的悬挂衣架在主轨上转一圈的时间为4分20秒。《工序跟人员走悬挂示意图》中,从挂片→纳膊→埋咀→缝领→纳膊→缝领→上袖→埋夹→上袖→埋夹到查缝,工序站位乱跳出站,部分衣架在主轨上转三至四圈才出站,一个悬挂衣架在主轨的时间增加13分至15分,这样重复输送衣架运输效率大打折扣。泛起这种情况,我们就要从工序流程上改变输送方法,做到快速流水出货;减少半制品的聚集及搬运浪费;加速在线主轨衣架的流量速度,消除生产线拥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