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的清晨,突然被一阵喧闹声吵醒,儿子跑来起诉,说我父亲有一本画着牛的“贴纸”,却不让他玩。当我看到父亲捧在手里的工具,才知道儿子口中的贴纸,其实是父亲刚收到的牛年邮票年册。
随着现代通讯的高速生长,邮票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见到邮票的使用了。像儿子这个年龄的小孩,许多都是不认识邮票的,误认作贴纸也缺乏为奇。就连我们这代人,也是因为以前寄信需要贴邮票,只当是一种通讯必须品。
而邮票于我父亲的意义就纷歧样了。我曾问过父亲,如果家里着火,会先抢救什么。不出所料,他说:“虽然是邮票,那可是我的废物。”
念书的时候,为了收集心仪的邮票,父亲经常把饭钱省下来买邮票。父亲曾说过,那时候因价格关系未能拥有喜欢的一些邮票,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父亲是80年代中期开始集邮的,在他16岁那年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张邮票——一张牛票。这张牛票对他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邮票上那头牛作着抬头向前奋力耕作的姿势,给人通报着牛“不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就这样,父亲带着这张牛票带来的精神鼓舞,和对邮票世界的好奇,开始了漫漫集邮之路,迄今已有三十六载。父亲在他在几十年的教师生涯中,也常以“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勉,事情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桃李各处,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我想,这也是他的第一张牛票带给他的精神财产吧。
由于儿子十分好奇这新奇的事物,所以父亲领导我们旅行了他的宝库——一个不大的柜子。翻开柜门,映入眼帘的是几十本集邮册,高矮纷歧,却整整齐齐地摆放着。
我看见了从年代久远外表简陋,渐渐过渡到崭新漂亮装订精美的阵列,似乎是时代的变迁的见证。
年少时,虽见过父亲整理邮票,却从未认真瞧过它们。今天因为我儿子的缘故,我第一次仔仔细细地欣赏了一遍父亲收藏的所有邮票。这些小小的邮票虽不过方寸,但每一枚都制作精美,内容十分富厚,题材包括万象,有天文、地舆、自然景物、珍禽异兽、奇花异卉、古今辉煌文化艺术、今世社会主义建设成绩等等。
每一本集邮册都相当于一座知识的宝库,欣赏完长长一列集邮册,就象是旅行完一个庞大的世界博物馆,我们都被震撼了。
当我们看完最后一本集邮册时,儿子问道:“爷爷,你是怎么坚持集邮这么多年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从心里喜欢邮票,于是,人便投身到了这一枚枚的小画片当中去了,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在学习和事情中也一样,喜欢,才华坚持得恒久。明白了吗?”
儿子若有所思所在了颔首。